“反对校园暴力·拒绝欺凌现象”主题班会记录
班级
高一10班
时间
16 年 9 月 3日
地点
教室
班主任
李超刚
主持人
记录人
赵宝堃
活动形式
班会
应到 45 人
实到 45 人
活
动
内
容
中学生校园暴力
(一)校园暴力
校园暴力是由个体或群体实施的一种侵犯性行为,是一种基于恶意、任性或是故意的有目的的行为,目的是让受害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惧、痛苦或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。
(二)校园暴力行为的一般表现形式
1、打架斗殴
2、敲诈勒索
3、恃强凌弱
4、性暴力
5、凶杀
(三)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
1、家庭教育不当和监护缺失。
2、社会暴力文化泛滥。
3、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不足。
4、学生自身原因。
(四)暴力倾向中学生的行为特征
1、情绪的不稳定。
2、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。
3、叛逆心理严重。
4、对新环境的不适应。
总结反思
校园暴力事件常有发生,让人触目惊心,这种暴力倾向会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,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。
高一新生要积极地适应新环境,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更好地与人沟通,学会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,培养受挫能力以弱化受挫感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。
图片说明:老师给学生讲解校园暴力的害处。